发布日期:2025-08-07 04:50 点击次数:116
禅语录:棍本无劲,因心而活;心本无滞,因悟而通。
文|嵩山锋哥 日更第【360】篇
你好呀!我是嵩山锋哥!见字如面!好久不见十分想念!😄
阿弥陀佛🙏🏻🙏🏻“一念不生,万法庄严。”少林武术中,棍法的至高境界从来不是蛮力挥舞,而是内劲与招式的浑然一体。今天咱们就拆解少林穿梭棍的内劲修炼秘籍,从基础到进阶,教你把“死力”练成“活劲”,让棍法如行云流水,力透棍梢。一、内劲根基:三桩定乾坤(站桩是内劲的“蓄水池”)(一)子午桩:练出“上下贯通劲” 1. 桩法细节:双脚与肩同宽,脚尖朝前,膝盖微屈如坐高凳,脊柱挺直如串珠,双手握棍于胸前,棍身水平贴腹,目视前方。关键是“头顶悬、腰腹沉”,感觉头顶有丝线提拉,小腹有重物下坠,形成上下对拉的张力。 2. 呼吸配合:鼻吸鼻呼,吸气时小腹鼓起(气沉丹田),呼气时稍收小腹,同时想象气息从脚底沿脊柱升到头顶,再顺双臂流至握棍的掌心。如此反复,每次站5-10分钟,逐步增加到20分钟。 3. 歌诀记心:“子午桩中定根基,肩松腰沉气不浮,双手握棍如抱月,内劲暗涌似春潮。”图片
(二)伏虎桩:练出“左右拧转劲” 1. 桩法细节:左脚向前跨出半步,屈膝成左弓步,右腿蹬直,身体略左转;双手握棍,左手在前(距棍梢三分之一处),右手在后(近棍根),棍身斜指左前方,与肩同高。重点是“后腿蹬、前腿撑、腰如磨盘”,转腰时胯部带动上半身,避免耸肩歪身。 2. 内劲要点:站桩时尝试“意想拧毛巾”——想象双手握着湿毛巾,缓慢向左右拧转,感受腰腹与手臂的力量联动,这种“拧劲”正是穿梭棍“穿、搅”动作的核心发力源。 3. 名言点睛:“力由脊发,劲从腰出。”伏虎桩练的就是让腰腹成为力量的“中转站”,而非单纯用手臂使劲。(三)提水桩:练出“沉坠穿透劲” 1. 桩法细节:双脚并拢,屈膝半蹲,双手握棍于大腿前,棍身垂直地面,棍梢触地如拄拐杖。双手虚握(掌心留空),想象提着一桶水,手臂不用力,全靠腰腹下沉带动手臂“坠棍”。 2. 呼吸诀窍:吸气时提肛收腹,想象“水的重量”轻了一分;呼气时松腹沉肩,感受“水的重量”压向棍梢,仿佛要将地面戳出坑来。此桩能练出“棍身有坠力,梢端有钻劲”,是穿梭棍“点、戳”招式的根基。 3. 歌诀助力:“提水桩中悟沉劲,掌心虚握力暗藏,气沉丹田催棍梢,一点能透千层纸。”二、核心招式:三法通内劲(让内劲跟着招式“走”)(一)“白蛇穿洞”:练“螺旋劲”,让棍法如灵蛇钻缝 1. 招式拆解:左脚向前上步,身体左转,双手握棍由右向左前方平穿,棍梢在前,棍身贴肋,如蛇窜出洞穴。穿棍时手臂不可僵直,要像“拧麻花”一样,左手稍旋内,右手稍旋外,带动棍身螺旋前进。 2. 内劲路径: ◦ 起势时,伏虎桩蓄力,后腿蹬地,力量经腰腹传到肩背; ◦ 穿棍瞬间,腰腹左转如拧发条,手臂顺着旋转之势送劲,让力量从棍根螺旋缠绕至棍梢; ◦ 定势时,棍梢要“有余劲”,想象棍梢穿过目标后仍向前延伸半尺。 3. 注意事项:常见错误是“手臂甩棍”,导致劲路中断。记住“腰不动,棍不发;腰一转,劲自连”。(二)“乌龙摆尾”:练“缠绕劲”,让棍法如长蛇绕树 1. 招式拆解:右脚向后撤步成右弓步,双手握棍先向右上方撩起,再向左下方划弧,棍身如乌龙摆尾,缠绕一周后停于左腰侧。重点是“撩时带提劲,划时带沉劲”,弧度要圆,不可生硬转折。 2. 内劲配合: ◦ 撩棍时吸气,提肛沉腰,让内劲从丹田提至胸口,带动棍身上扬; ◦ 划弧时呼气,松腰沉腹,内劲从胸口沉至丹田,同时腰向右转,手臂随腰力下沉,让棍身如绳索缠绕,越缠越紧; ◦ 关键是“棍走弧线,劲走直线”——棍身划圆,而内劲始终从脚底直透棍梢,避免“光摆棍,没力劲”。 3. 名言提醒:“曲中求直,圆中藏刚。”乌龙摆尾的缠绕不是软弱,而是通过圆弧蓄力,让劲路更绵长。(三)“泰山压顶”:练“崩炸劲”,让棍法如重锤砸石 1. 招式拆解:双脚并立,屈膝下蹲,双手握棍举过头顶,然后猛力向下劈砸,棍梢垂直向下,如泰山崩塌。劈棍时身体要“先起后落”,起时吸气拔身,落时呼气沉身,与棍法同步。 2. 内劲爆发: ◦ 举棍时,提水桩的“坠劲”转为“提劲”,气沉丹田后向上提,仿佛要把棍身“拎直”; ◦ 劈砸时,腰腹如重锤下落,带动手臂“抖劲”,让力量从棍根“崩”到棍梢,如同鞭子抽击,接触目标瞬间爆发最大力量; ◦ 落棍后要“劲收丹田”,避免力量外泄,为下一招蓄力。 3. 歌诀牢记:“举棍如托千斤石,落棍似崩万丈崖,提气沉劲一瞬间,棍梢着地土生花。”三、进阶要诀:三练通意境(内劲到了,意境自然来)(一)“练意不练力”:用“想象”带劲练穿梭棍时,要常做“意想训练”:穿棍时想象棍梢是毒蛇的獠牙,必中目标;摆棍时想象棍身是巨蟒的身体,缠住就不放;劈棍时想象棍梢是山崩的巨石,势不可挡。“意到则气到,气到则劲到”,初学者可先慢练,一边做动作一边“想劲”,比盲目快练更有效。(二)“练慢不练快”:让内劲“走得通”很多人练棍追求“快”,结果动作变形,内劲堵塞。正确做法是“慢练出劲,快练出巧”。每天用一半时间慢练招式,每一式拆解成3-5个停顿点,感受力量在身体里“走”的路径,比如“白蛇穿洞”分解为“蹬腿→转腰→送肩→穿棍”,每个环节都要“劲到了再动下一步”。三个月后,慢练的内劲会自然转化为快练的爆发力。(三)“练空不练实”:让棍法“无滞碍”高手用棍,“棍如无物”,仿佛手臂的延伸。进阶阶段可练“空棍法”:握棍时掌心留空,想象棍身是“空心”的,力量能从掌心流入棍中,再从棍梢流出。甚至可以闭眼练,靠身体感觉判断棍的位置,久而久之,“棍随心转,劲随棍行”,内劲自然通达无碍。“拳打千遍,其义自见;棍练万回,内劲自显。”少林穿梭棍的内劲修炼,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功夫,而是“桩法打底,招式练劲,意境升华”的循序渐进。记住,内劲不是“练出来的死力”,而是“用出来的活劲”——就像泉水,源头在丹田,渠道在筋骨,出口在棍梢,唯有疏通渠道,泉水才能奔涌不息。下一期,咱们结合实战场景,讲讲如何把今天练的内劲用到“穿梭棍对练”中,比如遇到对方格挡时,如何用“螺旋劲”绕开防御,用“崩炸劲”一击制敌。关注我,明天同一时间,咱们继续在棍法里悟功夫!阿弥陀佛🙏🏻🙏🏻 END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